环境监测
环境监测就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代表环境污染和环境质量的各种环境要素(环境污染物)的监视、监控和测定,从而科学评价环境质量及其变化趋势的操作过程。环境监测在对污染物监测的同时,已扩展延伸为对生物、生态变化的大环境监测,环境监测机构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有关标准、法规,全方位、多角度连续地获得各种监测信息,实现信息的捕获、传递、解析综合及控制。
境监测是指连续或者间断地测定环境中污染物的性质、浓度,观察、分析其变化及对环境影响的过程。环境监测的基本目的是全面、及时、准确地掌握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的水平、效应及趋势。环境监测制度是实施环境保护法律的重要手段,是环境保护执法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由于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的基础性工作,具有涉及面广、专业性强和耗资大等特点,环境保护法规定,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建立监测制度,制定监测规范,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监测网络,加强对环境监测的管理。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发布环境状况公报。即由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设置污染监测机构,制定统一的监测原则、程序和方法,组织监测网络,以开展环境监测工作,掌握和评价环境状况,为防治环境污染提供可靠的监测数据和科学的测试技术。组织监测网络是为了把各有关部门的环境监测力量组织起来,充分发挥各方面技术装备和人才的优势,调动各方面环境监测力量的积极性,密切配合,分工协作,共同做好环境监测工作。随着各项环境保护法律的实施,我国环境监测工作得到了逐步的开展和加强,在环境保护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环境监测的方案
环境检测的过程一般为接受任务,现场调查和收集资料,监测方案设计,样品采集,样品运输和保存,样品的预处理,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综合评价等。环境监测结果的科学、准确有赖于监测过程中每一个细节的把握,以及监控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充分准备工作,尤为重要的是在监测前制定切实可行的监测方案。环境监测主要由采样技术,测试技术,数据处理技术构成,在明确监测目的的前提下,监测方案由以下几方面组成:采样方案,包括设计网点、采样时间、采样频率、采样方法、样品的运输、样品的储存、样品的处理等;分析测定方案,包括监测方法的选择,操作条件,制定质量保证体系等;数据处理方案,包括数据处理方法、监测报告、综合评价等。
来源:http://www.scsyws.com/product620304.html
发布时间 : 2020/9/8 15:02:39
相关新闻Related News
- 世阳小课堂 ——介入放射 2021-01-14
- 世阳雏鹿启程-熠熠生辉— 2021-01-07
- 什么是个人剂量监测? 2020-12-29
- 什么是放射性?什么是辐射 2020-11-12
- 医疗照射中儿童放射防护要 2020-11-06
- 精彩伙伴 拼赢2020— 2020-10-28
- 世阳小课堂——外照射个人 2020-10-14
- 世阳卫生与成都理工大学工 2020-09-27
- 你知道铅衣有有效期吗?快 2020-09-18
- “大包小包请过安检”,那 2020-09-10
- 【团建回顾】世阳射雕英雄 2020-09-08
- 【团建回顾】世阳射雕英雄 2020-09-08
- 【团建回顾】世阳射雕英雄 2020-09-08
- 世阳小课堂开课啦!当孕妈 2020-09-04
- 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 2020-09-04
- 成都理工大学核工程与核技 2020-08-19
- 四川世阳卫生拥抱变化,赢 2020-08-18
- 关于放射诊断,有哪些检查 2020-07-27
- 建设城市网格化环境监测站 2020-07-03
- 放射工作人员必须接受个人 2020-04-24